欢迎进入陕西宝利达石化运销有限公司!

24小时服务热线

13892887498   
联系方式

13892887498

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泾干街办封家村三里店组村东路南47号

最新资讯 >更多
油品资讯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>油品资讯

硫酸
发布者:管理员   |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8-04   |   所属分类:油品资讯   |   阅读次数:1048

Sulfuric acid

154716k9go4ih5lgye9sy2.png

吞咽可能有害;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;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;一次接触可致呼吸系统器官损害;长期反复接触可致呼吸系统器官损害;对水生生物有害。

【预防措施】

  密闭操作,注意通风,远离热源,严禁碰撞。

 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,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。

  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

 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全面罩),穿橡胶耐酸碱服,戴橡胶耐酸碱手套。

 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。

  避免接触眼睛、皮肤,避免吸入、食入,操作后彻底清洗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避免与还原剂、碱类、胺类、金属粉末、易(可)燃物接触。

  工作场所不得进食、饮水。

【事故响应】

  如发生火灾,根据着火介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灭火。

  如发生泄露,采用惰性材料吸附或构筑围堤、挖沟收容。

  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

  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

  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

  食入:立即漱口,给饮牛奶、蛋清或植物油等,不可催吐。立即就医。

  被污染的衣物应清洗干净后再使用。

【安全储存】

  保持容器密闭。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库房。远离火种热源。严禁与还原剂、碱类、胺类、金属粉末、易(可)燃物混储。

【废弃处置】

  处置前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,用碱液-石灰水中和,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。

 

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

硫酸安全技术说明书

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

化学品中文名称:硫酸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化学品英文名称:Sulfuric acid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产品推荐用途: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,广泛用于染料、医药、印染、皮革、冶金等行业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产品限制用途:无资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第二部分 危险性概述

物理化学危险:与易燃物(如苯)和可燃物(如糖、纤维素等)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,甚至引起燃烧。遇电石、高氯酸盐、雷酸盐、硝酸盐、苦味酸盐、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,发生爆炸或燃烧。能与普通金属发生反应, 放出氢气而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有强烈的腐蚀性。

健康危害:对皮肤、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。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、结膜水肿、角膜混浊,以致失明;引起呼吸道刺激,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;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。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;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、腹膜炎、肾损害、休克等。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、重者形成溃疡,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。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,甚至角膜穿孔、全眼炎以至失明。慢性影响:牙齿酸蚀症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和肺硬化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环境危害:对环境有危害,对水体、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GHS危险性类别:根据《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》(GB 13690-2009)及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,该产品属于急性毒性(经口),类别5;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;严重眼睛损伤/眼睛刺激性,类别1;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—一次接触,类别1;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—反复接触,类别1;对水环境的危害(急性),类别3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标签要素:

155012vs3uuqvsferv93os.png

警示词: 危险

危险信息:吞咽可能有害;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;引起严重的眼睛损伤;一次接触可致呼吸系统器官损害;长期反复接触可致呼吸系统器官损害;对水生生物有害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防范说明: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预防措施:密闭操作,注意通风,远离高热,严禁碰撞。操作尽可能机械化、自动化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阅读并了解所有预防措施。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装备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全面罩),穿橡胶耐酸碱服,戴橡胶耐酸碱手套。远离易燃、可燃物。防止烟雾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。避免与还原剂、碱类、胺类、金属粉末、易(可)燃物接触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工作场所不得进食、饮水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事故响应:如发生火灾,根据具体的着火物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。如发生泄漏,采用惰性材料吸附或构筑围堤、挖沟收容。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吸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食入:立即漱口,给饮牛奶、蛋清或植物油等,不可催吐。立即就医。被污染的衣物应清洗干净后再使用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安全储存:保持容器密闭。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库房。远离火种热源。严禁与还原剂、碱类、胺类、金属粉末、易(可)燃物混储。  

废弃处置: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,用碱液-石灰水中和,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。也可以用砂土、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,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第三部分 成分/组成信息

155203dgnyqqnu8n1tqqvy.png

 

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

皮肤接触:脱去污染的衣着,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眼睛接触:提起眼睑,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。就医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入: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。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呼吸困难,给输氧。如呼吸停止,立即进行人工呼吸。就医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入:立即漱口,给饮牛奶、蛋清或植物油等,不可催吐。立即就医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接触该化学品的主要症状和对健康的影响:对皮肤、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。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、结膜水肿、角膜混浊,以致失明;引起呼吸道刺激,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;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。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;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、腹膜炎、肾损害、休克等。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、重者形成溃疡,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。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,甚至角膜穿孔、全眼炎以至失明。

慢性影响:牙齿酸蚀症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和肺硬化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对施救者的忠告:进入事故现场应佩戴携气式呼吸防护器。如发生上述危害,施救者应按上述急救措施对患者进行急救,并及时就医,遵医嘱。  

医生的特别提示:对症治疗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及时的医疗护理和特殊的治疗:无资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

灭火方法及灭火剂:喷水冷却容器,直至灭火结束。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。灭火剂:本品不燃,应根据周围的着火介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。由于浓硫酸遇水大量防热,不能选择水和泡沫作灭火剂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特别危险性:与易燃物(如苯)和可燃物(如糖、纤维素等)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,甚至引起燃烧。遇电石、高氯酸盐、雷酸盐、硝酸盐、苦味酸盐、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,发生爆炸或燃烧。能与普通金属发生反应, 放出氢气而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有强烈的腐蚀性。  

特殊灭火方法:无资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保护消防人员的防护装备:消防人员必须佩戴氧气呼吸器,穿全身防护服,在上风向灭火,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六部分 泄露应急处理

作业人员防护措施、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: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,并进行隔离,严格限制出入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防腐蚀工作服。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环境保护措施:收容泄漏物,避免污染环境。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、地表水和地下水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泄漏化学品的收容、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:小量泄漏:用砂土、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。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,洗水稀释、中和后放入废水系统。大量泄漏: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。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,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防止发生次生危害的预防措施:及时收集泄漏物。注意应急人员的个体防护。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处置泄漏物。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、地表水和地下水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

操作处置:密闭操作,注意通风。操作尽可能机械化、自动化。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。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(全面罩),穿橡胶耐酸碱服,戴橡胶耐酸碱手套。远离易燃、可燃物。防止烟雾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。避免与还原剂、碱类、胺类、金属粉末、易(可)燃物接触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施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。 

储存:储存于阴凉、干燥、通风的库房。库温不超过30℃,相对湿度不超过80%。保持容器密封。应与还原剂、碱类、胺类、金属粉末、易(可)燃物等分开存放,切忌混储。搬运时要轻装轻卸,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。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。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

职业接触限值:中国,PC-TWA(mg/m3):1; PC-STEL(mg/m3):2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监测方法:氯化钡比浊法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生物限值:无资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工程控制方法:密闭操作,注意通风。尽可能机械化、自动化。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呼吸系统防护:空气中浓度超标时,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(半面罩)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,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。

手防护:带橡胶耐腐蚀手套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眼睛防护:戴安全防护眼镜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皮肤和身体防护:穿橡胶耐腐蚀工作服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特殊防护措施:工作现场禁止吸烟、进食和饮水。工作完毕,淋浴更衣。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,洗后备用。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

160627bzemz6fnbf4eysm4.png

 

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性

稳定性:在常温常压下稳定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危险反应:与还原剂、活性金属发生剧烈反应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应避免的条件:碰撞、高热、湿气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不相容的物质:还原剂、碱类、胺类、金属粉末、易(可)燃物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危险的分解产物:硫氧化物、氢气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预期用途: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,广泛用于染料、医药、食品、印染、皮革、冶金等行业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可预见的错误用途:无资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信息

急性毒性:LD50:2140mg/kg(大鼠经口)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皮肤刺激或腐蚀:具有强酸性,PH值<1;可对皮肤造成严重灼伤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眼睛刺激或腐蚀:具有强酸性,PH值<1;可对眼睛造成重度损伤。(ATSDR, 1998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呼吸或皮肤过敏:无资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生殖细胞突变性: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阴性(ATSDR, 1998)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致癌性:无资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生殖毒性: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显阴性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——一次性接触:人类低浓度吸入可引起咳嗽、气喘等呼吸道刺激症状;高浓度吸入还可引起血痰、肺机能下降和纤维化以及肺气肿等症状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——反复接触:大鼠28日吸入暴露试验,可观察到喉头粘膜细胞增生。(SIDS,2001)豚鼠14-139天反复吸入暴露试验,可观察到鼻中隔浮肿,支气管水肿、出血,有血栓形成。(ATSDR,1998) 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吸入危害: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毒代动力学、代谢和分布信息:无资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

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信息

生态毒性:EC50:16~28mg/L (鱼类,96h)。(SIDS,2003)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持久性和降解性:无资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潜在的生物累积性:无资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土壤中的迁移性:无资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

废弃处置方法: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—残余废弃物:用碱液-石灰水中和,用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—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:建议与生产厂商联系,将空的容器返还给生产商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废弃注意事项:处置前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,不可随意倾倒。撤离非相关人员。操作人员穿戴防护用品,避免直接接触,在通风条件下进行废弃处置。防止废弃物流入水体和土壤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

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(UN号):1830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联合国运输名称:硫酸,含酸高于51%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联合国危险性分类:8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包装标志:腐蚀性物质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包装类别:Ⅰ类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包装方法:应装于专用的槽车内运输,槽车应定期清理。也可装于耐酸包装容器(如塑料桶)内运输,其容器大小视需要而确定,容器须用耐酸材料的盖密封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海洋污染物(是/否):否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运输注意事项: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、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。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《危险货物运输规则》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。起运时包装要完整,装载应稳妥。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、不倒塌、不坠落、不损坏。严禁与还原剂、碱类、胺类、金属粉末、易(可)燃物、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等混装混运。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。运输途中应防曝晒、雨淋,防高温。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,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

法规信息: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,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、储存、运输、装卸、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》(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公布)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》(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)、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》(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,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)、《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》(〔1996〕劳动部发423号)、《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》(国家安监总局令第53号令)、《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》(GB/T 16483-2008)、《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》(GB 12463-2009)、《危险货物包装标志》(GB 190-2009)、《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方法》(GB/T 15098-2008)、《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》(GB 6944-2012)、《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》(GBZ 2.1-2007)、《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》(GB 13690-2009)、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(GB 300000)。《危险货物品名表》(GB 12268-2012):列入,将该物质划为第8类腐蚀性物质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 


↑上一篇:汽油
↓下一篇:石脑油
13892887498